freestocks vJvLne0TwI unsplash

口周皮炎常被誤認是痘痘,主要出現在嘴巴、鼻子和眼睛周圍,發作時肌膚可能紅、癢、痛,因此務必慎選防曬,才能避免狀況惡化,本篇將帶你了解:

什麼是口周皮炎?常見的成因有哪些?

口周皮炎(Perioral Dermatitis)常被誤認為是疹子或痘痘,主要出現在嘴巴、鼻子和眼睛周圍,呈現丘疹、紅斑的狀態。因為常被誤認是痘痘,所以很多人會使用A酸、果酸等保養成分;甚至有些醫生也會誤診為脂漏性皮膚炎或濕疹,而採用類固醇治療,都會讓口周皮炎的情況越來越糟。

目前目前口周皮炎成因仍不明,也無法確認為何患處多為下巴與唇四周,有可能是皮膚菌叢的失衡導致,而包括過度使用類固醇(包括外用和內服)、使用氟化物或含氟牙膏,都被認為是可能的誘因。

 

口周皮炎應該避免哪些保養成分?

藥品方面,口周皮炎患者應停用任何形式的類固醇,包括外用、內服、鼻噴劑等。

日常護膚品方面,要避開所有的果酸(AHA)、水楊酸(BHA)、維生素A及其衍生物(例如A醇)。也要避免使用強效介面活性劑(常出現在洗面乳中)、香料、精油,以及礦物油、凡士林等高封閉性成分。

另外包括雷射等療程、壓力、睡眠不足、長期攝取易使身體發炎的食品、日曬、高溫、強風等等,也都可能加劇口周皮炎症狀。

大多數皮膚科醫生會建議,當口周皮炎發作,務必只使用最基本的保養品。因為此時肌膚天然屏障已經脆弱,再堆疊產品,更容易導致肌膚發炎。也就是說,當你誤將口周皮炎誤認為痘痘,因而大量使用酸類產品、抗菌洗面乳等等,只會讓情況更嚴重。

務必等到症狀緩解,才能一邊觀察皮膚的耐受性,一邊逐步調整手邊使用的保養品。

 

口周皮炎怎麼選防曬?

首先,要避開含有酒精的噴霧型防曬,以及含香料、精油和過於封閉性的厚重防曬配方。

此外許多口周皮炎患者也表示,菸鹼醯胺(維生素B3)對他們來說過於刺激,含有維生素C、維生素A及衍生物等高活性成分的防曬品可能也不大適合。另外要檢查 retinyl palmitate、butyloctyl salicylate、tridecyl salicylate 等刺激成分有沒有藏在成分表中。

最重要的是,由於口周皮炎發作時,皮膚可能會發炎、紅、癢、痛,此時物理性防曬會比化學性防曬來得更適合。化學性防曬配方中,不少都含致敏物質,也是常見的接觸性過敏原;相反地,物理性防曬一向就被認定較適合敏感肌膚,也對消費者更安全。

 

所有物理性防曬都適合口周皮炎嗎?

但要注意,不是所有物理性防曬都有一樣的效果。目前市面物理性防曬,主要以二氧化鈦、氧化鋅兩種成分為主,二氧化鈦其實與化學性防曬相同,是以「吸收」的方式來對抗紫外線,因此假使不補擦,經過一段時間後,作用力會減弱並產生自由基,可能加重口周皮炎及色素沉澱。

氧化鋅是唯一能同時對抗 UVA、UVB,達到寬頻防曬效果的物理性防曬成分,且不只能防曬,還能抗發炎、紓緩敏感,因此十分適合口周皮炎發作時的脆弱肌膚。加上氧化鋅是以「反射」的方式來對抗 UVA、UVB,因此除非整日直接曝曬在陽光下,否則並不需要補擦,更減少頻繁接觸肌膚而帶來的刺激。

總結來說,口周皮炎患者請選擇25%濃度的純氧化鋅物理性防曬,並且配方質地必須輕盈、兼具保濕作用,例如Ava Isa〈25%晨曦流光防禦露〉,才能簡化保養程序、最溫和地對待脆弱肌膚,也達到最完美的保護。

News & Updates